技術突破:螺紋咬合+膠層剪切,構建雙重安全防線
傳統(tǒng)化學錨栓依賴單一膠粘劑粘接,在長期振動或沖擊載荷下易出現膠層老化、界面剝離等問題。曼卡特研發(fā)團隊通過結構創(chuàng)新,在錨栓表面設計精密通絲螺紋,與高性能改性環(huán)氧樹脂膠粘劑形成“膠層剪切+螺紋咬合”的復合傳力模式:
1.膠層剪切強化:膠粘劑填充螺紋間隙后,在軸向載荷下形成徑向約束效應,使膠層從傳統(tǒng)單向受剪轉變?yōu)槿S應力分布,剪切強度提升40%以上。
2.螺紋機械咬合:通絲螺紋與混凝土基材孔壁形成多齒鎖鍵結構,有效分散應力集中,抗拔力較普通錨栓提高65%,尤其在地鐵振動、橋梁風振等場景中表現卓越。
該技術已通過歐盟ETA認證及200萬次抗疲勞測試,在120分鐘耐火實驗中仍保持結構完整,性能指標全面超越進口同類產品。
工程實證:從地鐵“換乘王”到跨江大橋的安心之選
在成都地鐵7號線(全國首個“換乘王”線路)建設中,曼卡特通絲化學錨栓成功承載19座換乘站的高頻振動載荷。施工方負責人表示:“傳統(tǒng)錨栓在軌道固定中易因振動導致預緊力衰減,而曼卡特產品通過螺紋咬合將動態(tài)載荷轉化為靜態(tài)機械鎖緊,三年運營期間零松動記錄。”
蘇州地鐵8號線項目則進一步驗證其多場景適應性:
軌道結構固定:單錨承載力達85kN,滿足地鐵列車運行時速80公里的沖擊要求;
電氣設備錨固:耐腐蝕合金鋼材質通過中性鹽霧試驗3100小時,確保隧道潮濕環(huán)境下的長期穩(wěn)定性;
幕墻抗震連接:復合傳力機制使幕墻系統(tǒng)抗風壓性能提升至12kPa,遠超行業(yè)規(guī)范。
此外,該產品已廣泛應用于京滬高速、昆玉高速等國家重點工程,累計服務里程超2000公里。
創(chuàng)新生態(tài):防銹、可拆、耐高溫,定義錨栓全生命周期管理
曼卡特通絲化學錨栓的技術革新不僅限于結構優(yōu)化,更構建了覆蓋設計、施工、維護的全鏈條解決方案:
專利防銹技術:合金鋼表面采用納米級鈍化處理,中性鹽霧試驗3100小時無銹蝕,壽命較傳統(tǒng)鍍鋅錨栓延長3倍;
可拆卸設計:通過反向螺紋旋出技術,實現原位錨栓無損更換,解決設備升級時的結構損傷難題;
耐高溫配方:研發(fā)的MT500植筋膠可在150℃高溫下保持粘接強度,滿足隧道火災等極端工況需求。
行業(yè)影響:推動中國錨固技術邁向全球價值鏈頂端
目前,曼卡特已主導制定《化學錨栓應用技術規(guī)程》等3項行業(yè)標準,產品出口至東南亞、中東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隨著“新基建”浪潮的推進,這款承載中國智造的“安全紐扣”,正持續(xù)為全球重大工程保駕護航。